2006年1月31日星期二

My little iPod Nano

臨行前收到一部iPod Nano作餞行禮物,讓我笑不攏嘴。暗忖:這下,飛機上不愁寂寞了!

一直以來,對於這類高科技產品,我從不追求,一因價貴,二因懶學用。不過有人送,當然是極度開心、興奮、雀躍,由心笑到出來啦!

拆開包裝時,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嘩!真係好薄啊!」


略看使用說明,看上去不太難啊!咦?還可以加入相片喎!哈!哈!哈!好!今天的任務便是學用iPod。

2006年1月30日星期一

收拾

每次出門,我都習慣在起程前的三四天就把行李箱或大背包拿出來,放在家裏當眼的位置,然後便開始我的收拾行裝大計。

別人收拾行李前,先會寫下攜物清單,然後在照單收拾。收拾行李只花一夜的功夫。但我較隨意,沒有寫清單的習慣,喜歡想想到甚麼便把甚麼放進背包,每天陸陸續續一點一點地放,直至背包漲滿為至。最後,在起程的前一夜,我又會把所有東西倒出來,重新點算和收拾一次。我的方法是一點也不省時,甚至可說是壞透的習慣(媽媽便常投訴我的大背包是客廳的路障),但我喜歡那種培養離開情緒的過程。

是夜,我又把行李箱拿出來,準備開始我的收拾行動。

2006年1月29日星期日

在外地過年

這是我第三次在外地過年。

第一次在是95年在美國懷俄明州。對!懷俄明州,就是斷背山的所在之地!住在州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巿Casper,高山、河流、草原、曠野、樹林、牧牛場、農家、牛仔牛女……所有有關美國西部的聯想,在這裏一一體現(詳情請看《斷背山》)。但城內的中國人用一隻手可以數完,而我便佔了其中一指。那年是姐姐致電來:「喂!向爸媽拜年啦!」我才恍然大悟,噢!新年了!接着她便把電話傳給父母,話筒即傳來爸媽熱情的歡笑聲……

第二次是去年在日本東京。家裏沒有外遊度歲的習慣,因媽媽是娘家的大女兒,外公外婆去逝後,她便是家中的最高長輩,每年大年初一,全家須留守家中,等待/招呼各方親友到來拜年。為此,媽媽更會漏夜蒸好幾底年糕蘿蔔糕芉頭糕,大派給各位到來拜年的親友。不知這是否傳統的傳統,不過,這樣的等待、忙碌,我家做了好幾年。去年我便首創家族裏特意在新年期間外遊度歲的先河。一心以為外遊避年可一嚐異國風情,然而在大年初一的東京,街頭街尾百貨店旅遊景點入耳最多的是廣東話,大家高談闊論廣東話,旁若無人。異地聽見廣東話,我總會多望兩眼。噢!又是一家香港人!然後,對方回望兩眼,接着大家若有所悟地點頭微笑,之後便繼續各自的行程。其實,在我們抵步的第一天,在酒店的門口已碰見不相熟的友人,真巧!住在同一間酒店的我們,接下來的幾天,出出入入撞口撞面,重溫大學時期的hi-bye情誼。在農曆新年,外遊度歲的香港人把東京變成了一個小香港。

第三次便是今年了。早在前三兩星期中文電視台已開始以刻板的廣告(某師奶某名人拿起某貨品大讚一番)疲勞轟炸式提醒大家新年將至,又是時候辦年貨啦!快來唐人街吧!糕點、海味、年花、燒味、年貨已在各大商號等你帶它們回家,快來吧!消費,依然是迎接佳節的主要活動。而這兩天廣告則主要成了某某商號祝大家狗年xx,財源廣進之類。農曆新年是中國人的節日,沒有公眾假期,只恰巧是週末週日,街上依然熱鬧,但要有過節氣氛、投入過節活動便要到多中國人的地方,而住在近西人區的我們,區內沒有絲毫新年氣氛。那麼年廿九和大年初一,我怎過呢?

1)年廿九早上的晨光,真美!

2)下午本打算往唐人區走走,但人多車多,找不着地方泊車,便回家自製新年氣氛算了:吃年糕和煲翻梘碟(在這裏通街是翻版,想買正版,好艱難!尤其是在香港上映過的戲。)年糕是朋友送的,懶得煎,只以微波爐弄熱,軟綿綿,一樣好吃。而在這一天內,我看了:《雀聖》、《神話》、《寶麗金紀念專輯》以及半集的《奪寶奇兵》第一集。這些都是在Joyce借回來的過期新年「戲寶」。按她說《雀聖》好抵死,《神話》好迷離,《寶麗金》好正,而《奪寶奇兵》是放在碟袋內,一併拿來而已。但《雀聖》於我恍如在看八十年代的作品,是一套炒埋一碟的戲,王晶啊王晶!元秋加元華好悶,再加阿旺更悶!我是按着fast forward看完的。至於《神話》,大哥作品一如既往,打打打和打。反而片末的「蝦轆」鏡頭最好看,特別推介黃合喜認真地、流利地說出完全走音的普通話。看了兩套可看可不看的戲後,再看《寶麗金紀念專輯》真是如獲至寶。碟內一次過回味寶麗金一手捧紅過的歌手發蹟史及其成名金曲:露雲娜、譚詠麟、張學友、黎明、李克勤、徐小鳳、陳慧嫻、周慧敏、關淑怡、區瑞強、達明一派、草蜢……除了露小姐之外,其他的都是伴我成長,當年在歌壇別具一格、紅極一時的歌星……以前的歌真的很好聽。緊接着看《奪寶奇兵》,但看了一半,我便發現原來此戲已於多年前在明珠台看了N次﹐便沒有看下去了。

3)晚上,吃了有雞有鴨有冬菇的年夜飯。那是Nica家的家常便飯。之後,我很乖地留下幫忙洗碗。相信這是我在雞年裏對Nica家的最大付出,因為在眾項家務中,我最討厭洗碗。在家,姐姐便常譏笑我是十指不沾洗碗水。

4)晚上九時,再次致電回家向爸媽拜年。其實中午已致電回家(其時剛好是香港年初一凌晨),新蒸頭早上,再恭賀一次,皆大歡喜。那時,爸媽在登山晨運,很健康快樂,說正打算回家恭候各位親友拜年造訪。媽媽不忘問書:「印尼話新年快樂怎說?」我啞了。爸爸說:「等你回來,我們再一起去各親友家拜年,好嗎?」當然好啦!

5)年初一,天氣轉差,整天下着毛毛雨,於是繼續留在家看碟應節。今天打算看早前錄下的第三輯《24》,與Jack Bauer刺激過新年。

2006年1月27日星期五

新年到幸福來

自製男人Self-made Man


昨天,CNN介紹了一本很特別的書Self-made Man:One Woman's Journey Into Manhood and Back。作者Norah Vicent為了解男人世界,決定用了18個月的時間去扮男人,做男人,走進男人世界:加入只招待男會員的保齡球會、去脫衣夜總會、結識女朋友等等,做盡男人會做或者只有男人可以做的事。問題是她事前沒有去變性(之後也沒有),只是在外表上加工(你看得出封面的兩個人都是她嗎?),再去上了聲線課程(如何低沉地發聲)和做健身,穿上男服,便走了去一個陌生的男人世界,開始全新的男人生活。

18個月後,她結論:
1)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分別不是外表,而是表現於言行舉止的態度;
2)女性最大的矛盾是一方面不屑男人對情感的冷靜理性,另一方面又熱切地追求傳統男人應有的剛陽之氣;
3)女人是需要男人的。

首兩點相信都不是甚麼驚世大發現,反之第三點,在女權日增的西方世界,作為一位女同性戀者,作者居然有這樣的一個總結,自然就成了書本的一大賣點。不過,書本的另一更大的賣點是作者在那18個月期間和之後所經歷的心理掙扎,如何在做女做男再做女之時,好好地面對自己和周遭的「朋友」。

後記:據她說,她結識了女朋友之後,在第三次的約會時,她一定會告訴對方自己真正的身份。她說有好幾個女性得知後,仍表示願意繼續和她交往。但她沒有進一步說那是表示她們願意繼續和扮男人的她交往,或是即使她做回女性仍和她交往……

~~~
看完訪問,我想起了Boys Don't Cry那套戲。不知道以前以為她是男人,而和她交朋友的人,看見此書出版時會有何反應呢?被欺騙的感覺總是不好受吧!

2006年1月26日星期四

又是晴朗的一天





天很藍,太陽很光,卻一點也不溫暖,
氣溫仍是徘徊在零下十度左右,
記起在香港攝氏十度已涷得呱呱叫的日子。

2006年1月25日星期三

一廂情願


歌星一定係靚仔,係星斗巿民一廂情願的想法。做「歌星」,先是「歌」,後是「星」,那麼唱得好就已很好了。難得有個不走音,不扯着嗓子掐着喉嚨,認認真真去唱歌的歌手,想聽歌愛聽歌的你又何必膚淺地執着於他的外表?又,他不是一早大唱着「若談樣子不會叫好,不算最討好,但我的外在美不夠味道,哪足以自豪……」歌唱得好聽,大家還介懷甚麼?

~~~
好人

作曲: Robert Lay (on your mark)
作詞: 林夕
編曲: Ted Lo
主唱:側田

若談樣子不會叫好 不算最討好
但我的外在美不夠味道 哪足以自豪

談為人當然好 雙手也好抱 無奈獨有伴侶問前路
沒有想陪同鄰家男孩跳舞 唯獨當我師徒

人人親近我 無人爭奪我 無人關懷是誰 大提賣親和
平凡像我路過 十個似我 情敵實在太多

人人鼓勵我 無人傾慕我
常常激勵別人 盡情熱戀時候遺下我
像毒咒 無人愛我 別嚇我

並無自欺 所有老死只會作知己
願意跟我細數戀愛挫折 抱住我會死

談完情 拖好手 都將我拋棄 從來沒理會我喜與悲
是那麼平凡 仍可以來鬥氣 談情令我心死 由得我死

人人親近我 無人爭奪我 無人關懷是誰 大提賣親和
平凡像我路過 十個似我 你管不到那麼多

天都不愛我 立心孤立我
平凡的人若提及程運變 顯得不配麼
難道我看不到 現況正是結果 OH

由得我 無人爭奪我 無人關懷是誰 大提賣親和
平凡像我路過 十個似我 情敵實在太多

天都不理我 令我想清楚
感情事來自 由弱者所寫的悲歌
事實上為什麼不拍到拖 說穿了我不理 算我

2006年1月24日星期二

詐詐第

很久沒有生病,稍有不適,便如臨大敵。但還是被媽媽一語道破,我實情是小事化大,一心詐病想逃學而已。哈!真是知女莫若母。不過,那晚她還是放了我一天病假,讓我快活了一晚。翌晚,我又乖乖地自動自覺回到電腦前,對着話筒「ee啊啊」地練習印尼語。媽媽是一位嚴師,「病,也不能偷懶」這是她教我的。

病,最好是笑餐飽。從Joyce處借來的「許冠文鬼馬Talkshow 2005」,一直放着沒有看,這下正是合用。接近兩個小時的歡樂治療,效果奇佳,後悔當日沒有入場看,現場氣氛應更熱鬧更亢奮。

結尾那句是:想快快樂樂地白頭到老,記往,吃肉的老虎要「炸炸第」吃少少草,吃草的牛又要「詐詐第」吃少少肉,咁樣兩個人都「詐詐第」,好快就「詐詐第」地白頭到老啦!

2006年1月23日星期一

但願從不是國寶

熊貓被貴為「國寶」,其實也不過是一個雅號而已。

在建立國際友好關係的前題下,國寶是一件禮物,一種手段,一個外交工具。在公益的美名下,國寶是一件裝飾品,一塊佈景板,一項宣傳活動。人們何時對牠如珠如寶,珍而重之,呵護備至,愛心善待?


~~~~
超女歌迷狂叫嚇暈熊貓 2006年1月23日

【明報專訊】被《時代》雜誌選為亞洲風雲人物的中國「超級女聲」李宇春,上周五(20日)在四川認養大貓熊「春春」,不料3000多名瘋狂歌迷狂呼亂叫,在閃光燈、叫聲、拍手聲、禮炮聲下,這隻可憐的大熊貓竟被嚇暈,李宇春也被批評拿國寶作騷。

3000人包圍 閃光燈不斷

據湖南《當代商報》報道,主辦單位為借助李宇春造勢,竟讓大熊貓由臥龍搭車顛簸150公里趕到成都現場,吸引數千名「玉米(李宇春歌迷的暱稱)」到場,氣氛熱烈。當由臥龍保護區遠道而來的神秘嘉賓熊貓小春春和李宇春在千呼萬喚下由後台出來時,3000多人一面扯着嗓子發出幾乎可以掀翻屋頂的尖叫聲,一面向春春所在舞台壓來,閃光燈不斷閃亮。在如雷般叫聲、拍手聲、禮炮聲下,從沒見過如此場面的小春春可憐地蜷縮在籠子裏,被嚇得根本不敢抬頭﹔為讓它吃李宇春喂的竹子,有人猛拍鐵籠,巨大聲音令長途跋涉、從臥龍趕來的小春春發抖,旁邊的李宇春也被嚇壞了,同情地看着它。此時,突然兩枚禮炮砰砰爆開,小春春更被嚇呆了,最後癱在籠子裏。

這個將大貓熊運進成都市區讓明星領養的舉動遭到內地媒體質疑。有人批評李宇春拿國寶作騷,違反國家保護大熊貓的有關法律法規﹔也有記者認為大貓熊完全無法承受,「商家簡直太缺德了」。面對各方撻伐聲浪,活動主辦單位趕緊說明,「把大貓熊弄過來是個公益活動,沒有給基地錢,是因為想喚起大家對大貓熊的關愛,純粹是公益的。」
~~~

籠外的她笑容泛濫,籠內的牠一面驚惶。世上荒謬的事何其多!熊貓,這可愛的動物,但願牠從不是國寶。

2006年1月22日星期日

老師,我想請病假…

頭重重,鼻罄罄,開始覺感冒。
是夜還要上印語堂……
很想請病假呢!
媽媽,你在何方?何時才上網?
我想請病假啊~~

Love Poem from Patch Adams

星期六,電視播由Robin Williams主演的Patch Adams,當然又是坐定定看電影的時間了。記得此片在香港上映時,我是一心想去看的,但忘了最後因甚麼原因,結果還是沒有去看。


Dead Poets Society開始,便對Robin Williams甚有好感,之後陸陸續續看了AwakeningsMrs. DoubtfireJackGood Will Hunting……對我來說,Robin Williams是電影名牌,只要是他有份做的戲,我都不猶疑地看了。他的戲多是笑中有淚的勵志式電影,不少更是按真人真事改編,Patch Adams也不例外。

印象中,Robin Williams很少演深情戲(或許因他樣子本身就帶點詼諧),即使Mrs. Doubtfire中說的夫婦情也不見深刻。但在Patch Adams中,他卻突破地飾演了一位深情男子。在片中,Robin Williams飾演的Patch對女主角Carin一見傾心,即使不斷被對方請吃檸檬,他仍鍥而不捨,死追爛追逗她笑,為她準備生日會。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為她朗讀情詩。

第一次朗讀是在為她特別準備的神秘生日會。在堆滿七彩繽紛的氣球的房間裏,他溫柔地向着她朗讀道:

I do not love you as if you were salt-rose, or topaz,
or the arrow of carnations the fire shoots off.
I love you as certain dark things are to be loved,
in secret, between the shadow and the soul.

I love you as the plant that never blooms
but carries in itself the light of hidden flowers;
thanks to your love a certain solid fragrance,
risen from the earth, lives darkly in my body.


讀畢,她笑了。

他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打動了伊人芳心。可惜好景不常,兩人相戀不久,她被一位病人謀殺了。Patch因此自責不已,深感是自己簡接害死了她,就連她的葬禮也不敢出席。只待人群散了,躲在樹後的他才慢步走近她的棺木,再次為她讀詩,完成上次還沒讀完的那首詩:

I love you without knowing how,
or when, or from where.
I love you straightforwardly,
without complexities or pride;
so I love you because I know no other way than this:
where I does not exist, nor you,
so close that your hand on my chest is my hand,
so close that your eyes close as I fall asleep.


讀畢,他伏在她的棺木,啕哭起來。
~~~
詩是由Pablo Neruda所寫,英譯版出自Stephen Tapscott所譯的100 Love Sonnets中第17首。

2006年1月20日星期五

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發夢都估唔到,我果套居然會係cult classic就連對我痴迷的人,也會是怪人! 嘩!哈!哈!
The Movie Of Your Life Is A Cult Classic

Quirky, offbeat, and even a little campy - your life appeals to a select few.
But if someone's obsessed with you, look out! Your fans are downright freaky.

Your best movie matches: Office Space, Showgirls, The Big Lebowski

現眼報

早上,還在大聲地向朋友炫耀自己可以如何快樂地浪費光陰,晚上便失眠了。躺在床上眼光光,數綿羊,看鬧鐘,淩晨四點仍未能入睡,真是現眼報!

2006年1月19日星期四

談生活談交友

朋友致電來。很久沒有和她聊天了,兩星期?三星期?剛來的時候,天天電郵還不夠,日間夜裏還要在網上聊個夠,對彼此生活大小事務瞭如指掌。這麼遠那麼近,我就彷彿不曾離開香港,朋友就彷彿仍在身邊。但,這種溝通的熱情隨着生活的忙碌而淡化。是的,人人都在忙。只有我,還在這裏胡思亂想,快樂地浪費光陰。光陰,豈可浪費?大概是我從沒學會珍惜。

說回朋友,突然來電,又驚又喜。嘻嘻哈哈地說東說西,說起近況。朋友仍懷疑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真的嗎?小姐,聽説你已去了差不多半年了,你真的可以這樣生活嗎?」

「是啊!我很快樂呢!」我很自豪。

朋友驚嘆不已。幸福,或許就是這樣生活下去。

「算啦!看看這種日子,你還可以過多久。」朋友老是這樣,說到幸福處,她總帶點不忿,時刻提醒我居安思危的重要。爸媽也是這樣說話的。看來,我讓大家擔心了。

對於生活,我要求不高,沒有甚麼遠見,又不愛做甚麼計劃。別人的擔心我心領,卻沒法以實際行動助其釋懷,只好嘻嘻哈哈,顧左右而言他,輕輕帶過。我活得很好,也希望可以繼續下去。

「你快樂就好了。」朋友說。聽得出那是由衷的話,我感動。

溫馨的對話很快被激動的話句取替。因為朋友提及了某某。

說起某某,我仍很激動。這幾天抑壓在心裏的憤怒、不滿、鄙夷、心寒……一口氣向朋友爆發。朋友靜靜地聽,然後淡淡地說:「我的看法和你不同。」

「甚麼?」滿以為朋友會和我同一陣線,這回應教我意外。

「發生這樣的事,對大家都好。」朋友開始分析事情,我激動的時候,她總是出奇地冷靜。「這件事之後,大家都認清了某某是怎樣的人,而某某現在自己也應該明白自己眼下的形勢。誰敵誰友,很清楚。而最重要的是這件事上,其實沒有任何人因而在利益上真正地受損。我們的朋友已離職了,離職的理由遲早也會傳開的,對不對?如今,傷害的是彼此的感情,以後大家要更小心說話便是了。既然不可與她交心,那麼早些知比遲些知好;現在知比永遠也不知好。」

我無言。我實在無法以「這是一次好的教訓」來總結這事。我鄙視那背棄朋友信義的人,而對於自己也曾是信任她的一份子,我更是難以釋懷。

2006年1月18日星期三

下冰雨的日子

今天下冰雨,冰雨一下便數小時。一粒粒的冰點落在地面,融化成水,再凝結成冰,因此地上都舖上了一層薄薄的冰面,極度濕滑。

遇上這種天氣,最惱人。

坐在車上,行車極緩慢,明明看着前方是綠燈,應該可以衝過去,但也要以低於標準時速「慢駛」過去,這樣便白白錯過了綠燈。慢駛,只因若是稍稍加速,車子都可能隨時會滑輪翻車或失控撞向別處。

走在街上,行人舉步為艱,要格外留神。薄冰是透明的一層,肉眼看不清,假若稍一掉以輕心,便隨時會失去重心,弄得四腳朝天,身心受創。

據說,這種日子,醫院的急症室都會擠滿了因交通意外或走路跌倒而受傷、甚至骨折的求診者。

這一天,最好留在家裏,那裏也不去。

2006年1月17日星期二

生活猶如走鋼線

人總是不斷地在失望中找尋希望,然後不停地在希望中面對失望。雖然每天反覆地過相同的日子, 卻似乎不得不如此。
~ 幾米

~~~
但,即使在黑夜出發,願我們都有明月相伴。




(右圖自:德國Inkognito Postcard)

2006年1月16日星期一

交友

還記得當初我興奮地和阿萬說我找到工作時,阿萬替我高與之餘,並告誡我千萬不要輕易和同事交心,或做朋友甚麼的。她說人心難測,辦公室政治無所不在。同事不能做朋友。

這句話對我沒有起作用,因為我常覺得自己無意爭逐權勢,自然不會對別人構成威脅,別人也應該不會對我怎樣。工作三年,與同事成了好友,工作後更會相約吃喝玩樂,互吐心事,我很快樂。

有時,也會聽聞某某不斷地訴說自己對於上級無理的命令如何地痛恨,不少免會安慰她一番,有時更有為其抱不平之意。見她常常如斯難為,義憤填膺的,偶爾大家也會思疑何解從不見其反抗。但很快,大家便會理解那是基於生活要靠工作的無奈,不禁對其的遭遇更表同情。

有時,也會聽聞某某被老板「照肺」時,把不該說的都說了,間接害了別人。大家便會理解為那也不過是為了自保而已,不屬為過,只要不是言過其實,便是了。更何況事後某某已第一時間自首,着某同事要有心理準備,大家便會覺得她那也算是盡了一點仁義。

有時,也會聽聞某某在工作上是得到上級讚賞的一個,共患難的同事反之得個「吉」。某某對我們説榮譽應歸於同組的同事,自己也曾對上級反映此點。大家便會理解現實總是這樣的:努力的人當然是不止一個,但升級的就只得一個。某某就是那較幸運的一個。其他同事,再努力啦!

有時,也會聽聞某某把話說漏了嘴,說穿同事間的秘密,造成誤會與尷尬。某某說那是她一時大意,沒想過後果如此,不住地道歉,大家也真心相信了,便原諒了她。

關於某某的為人處事傳聞不絶,猜疑不斷。辦公室裏閒言閒語少不免,不要緊,大家仍是朋友。送別時,某某也來了。那天我們又分享了許多辦公室裏的心底話。

直至昨天,聽聞某某把友人離職的真正原因一五一十地告知辦公室紅人,我極為氣憤,更覺心寒!!!辦公室紅人是何許人?友人沒有把真正離職原因公告天下,自有她的理由與想法。某某此舉雖不至於賣友求榮(友人已離職),但卻背棄了友人對其的信任,我感氣憤!想起當日曾與她分享過的秘密,我感心寒。

回想當日阿萬的話,真的不無道理。幸好,相對於某些同事,我和某某不太熟稔。人心隔肚皮,有些同事真的不可成為朋友。

風和日麗的嚴冬





加上風,室外氣溫只有是攝氏-16度。
超寒冷!!!!

2006年1月14日星期六

2006年1月13日星期五

傻伎回憶錄

笑爆咀推介~~傻伎回憶錄

很喜歡那開場白,特別抄下 A story like mine has never been told. Well, that's not true. It's just another movie about a poor but beautiful girl turning into a hot girl. But this time she is Asian.

2006年1月12日星期四

五天工作

特首想由公務員開始實行五天工作,我覺得是一件好事。他說的理由「可增加公務員與家人相聚時間外,亦有助刺激消費,對經濟發展及促進就業都有正面作用」,我也很認同。但我對這能否真的實行卻抱存疑態度。

而當田少說商界會被迫跟隨時,我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眾所周知,在香港五天工作一直只是美名,打開報紙很多工作都寫明只是五天工作,但實際上班時,其工作量又豈止是五天內可完成呢?結果,許多時約朋友在週六週日見面,明明他/她只需上五天班,但他/她總會推說:「我要返公司執埋少少o野先,不如約晏d?」計算起來那些明明是不計算在工作的日子,都要上班,豈非更虧本?若真的要解決問題,與其規定五天工作天,不如想辦法減輕工作量啦!

公務員團體對特首的計劃表示歡迎,不知他們是否工作量比較少呢?但當特首再說五天工作也不會改變每周44小時的辦公時間時,我便覺得他們有點像「朝三暮四」中的猴子。

送客松之死

生老病死乃大自然的規律,樹木也不例外。

每每去內地旅行,不時在酒店、旅館、飯店等地看到牆上皆以兩幅畫為掛飾:一為「迎客松」,二為「送客松」。曾以為那只是以松樹為題的創作畫而已,後來才知道原來國內真有此兩株樹。它們身在黃山,皆黃山十大名松,名氣不小呢!曾想過,看過它們這麼多寫真,有朝一定要去黃山去看它們的真身。不過,日前看報,原來「送客松」已告不治,哎呀!無緣相見了!

好奇心驅使下,看了一些迎、送客松的資料。

原來現今的兩株都不是明代許楚在《黃山遊記》內所描述的那兩株。兩株都是接班樹。樹也要接班?對啊!據黃山園林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桂劍峰所言,那是因為「要讓承載著黃山深厚文化信息的棵棵名松永遠傳承下去。」更「鑒於黃山風景區自古就有迎、送二松,若兩者缺一,就會給遊人帶來遺憾。」故此新的「送客松」也已選好了!那麼,若我去黃山時,仍會見到迎、送二松(暗喜),仍會遇上追着我、拉着我、叫着我、硬要我買印有兩株松樹紀念品的小販(噢!)


又,香港林村的許願樹也命不久矣,建議政府效法國內政府,及早另覓接班樹,再以香港林村文化包裝一番(要讓承載着香港祈福文化信息永遠傳承下去),定能逹至吸引/留住遊人,更能為出售寶碟的小販們留生路。這一定比另設甚麼祈福架還好呢!

說真的,祈福架是不能取代祈福樹的。傳統是「拋」就不能以「掛」代替,因本身「抛」的過程已是祈福的一部份,這真的很難怪責巿民仍會繼續抛。況且,若要「掛」,遊客也會選擇去日本掛啦!

2006年1月11日星期三

我愛他們因為他們先愛我

終於收到了!終於收到爸媽寄來的相了。

事源父母早前去了星馬探親,回來後,媽媽大叫好玩,雀躍地在電話中和我分享旅行見聞,說爸爸帶她去這裏那裏,吃這些那些,見這人那人……好不興奮!我問她是否拍了很多照片。她說是啊!又說爸爸這次專程帶了新買的相機和她去旅行呢!嘻哈哈的……話語中,完美感受到媽媽的快樂和幸福!

那時,我隨口說:「寄些照片給我看看,好嗎?」媽媽答好。翌日,媽媽便告之爸爸已多沖曬了數張相片,很快便會寄給我。

結果,這一寄便寄了很久,無影無蹤。

數星期前,我仍收不到相片,便開始追問媽媽,媽媽得知時,比我更驚訝:「沒可能吧!怎麼這麼久還收不到?」

她很肯定地說已寄了,因為是她親自拿去郵局寄的。

我便開始懷疑父母是否寫錯了地址。不可能啊!爸爸為人小心,又常寫信給我,沒有理由會寫錯地址啊!到底相片去了哪裏?等着,等着,一個月,兩個月,時間不經不覺地過去了。我也由很熱切地等待,過渡至拋諸腦後,不再提起了。心裏是打定輸數,相信郵件是失落在某個人家的信箱中。

這天,郵件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信箱裏。那刻的興奮真是非筆墨可形容呢!急忙地掃瞄一下信封,地址沒錯,但便少了空郵的標貼。哈!原來爸媽忘了貼空郵標貼(雖然郵資是足付空郵),郵件便要隨郵輪飄洋過海,難怪過了這麼久才來到我的手中。

打開信封,不禁失笑,媽媽口中的多沖晒數張相,原來是足以放滿一本相簿。

回想當初自己也只是隨口嚷着要看,想不到他們居然會寄來一整輯!翻看相簿,發現每張相的下角皆有時、地、人的描述,更是加倍驚喜。噢!爸媽真是把我寵壞!

後記:回港後,一定要教他們如何用數碼相機及把相片上載分享。

2006年1月10日星期二

盜墓者羅拉

當年香港上演此戲時,姐姐拉我去看,我不去。

理由是:「睇張海報就知佢故事講乜啦!」

姐姐問:「咁勁?」

我答:「咪講一個好好身裁又好打o既女仔走去盜墓o羅。咁悶,唔去。」


昨天,無聊之際偶意發現電視在播此戲,就安安靜靜地看戲了。

一路看,一路想戲中的angelina真的很好身裁,但為何看Mrs Smith時,又不會覺得如此突出?

一路看,一路想幾年前angelina的唇型也真的不太順眼,但去年看Mrs Smith時,又不覺得了。說她沒有整容,不可能吧?!

這套戲很悶(故事情節完全意料之內),很無聊(盜墓求回到過去?),很不合理(這麼激烈的槍戰都羅拉絲毫不損),但我都把它看完,甚至連播廣告時也沒有轉台,可見我的時間真的用來浪費。

看後,更肯定我當年的想法是正確的。

看後,謹向還沒看此戲的人呼籲,若你看了此戲的海報,那就真的已經很足夠了。

2006年1月8日星期日

或有八成像

哈!哈!哈!玩了一會兒,終於做了有八成像我的卡通畫。喂!很久沒有收到我近照的你,望梅止渴啦!

elouai's doll maker 3 elouai's doll maker 3

當然,認識我的你會發現
我其實沒有瘦;
雙眼沒有這麼大;
對腳沒有這麼幼;
皮膚沒有這麼白晢光滑;
頭髮沒有這麼短這麼曲;
冬天,我會穿手套;
一年四季我都戴五個耳環……
數着數着,噢!原來這畫少於八成像我!

沒有飼養寵物的我

沒有飼養寵物的我,對於某些飼養者的行徑有點不理解:
1) 為何人們會在夏天替狗隻貓兒剪毛、冬天替牠們穿毛衣?牠們不是都會應天氣轉變而換毛,調節體溫嗎?
2)為何人們會替貓狗修甲?
3)為何寵物要吃罐頭食品,不吃家常便飯?
~~~
其實,以前我家也曾飼養過貓,因那時住木屋區,養貓是為了防鼠患。

那時貓兒天生天養,自問我們不曾悉心打理。我們不曾為牠特別準備食物,我們吃甚麼,牠吃甚麼(主要是白飯和魚。後來我才明白為何家裏常吃魚),牠也從不嘴刁;不曾為牠捉蚤,印象中牠沒有這問題;不曾為牠清潔貓沙,其實家裏沒有這設備,因牠自己會外出在大自然中找廁所;不曾逗牠玩,其實牠有自己的活動時間表,和人們互不相干。日間,牠會外出,或上屋頂曬太陽,或上街閒逛;黃昏,牠便會回家吃飯;夜裏又會守在門前看門口。

貓兒和人各司其職,生活得很快樂。後來,牠老死了。不久,我們也搬了家,上了樓,限於規定與需要,我家不再養貓。

回想起,那時的牠實在稱不上是我家的「寵物」,因為以許多飼養寵物的標準來說,我們不曾寵過牠(印象中我好像甚至沒有抱過牠),極其量也只是給牠吃牠最愛吃的煎黃花魚。若要貼切地去形容彼此的關係,那麼,我會說我們只是飼養過牠而已。
~~~
以前我會為街口開了一間寵物美容店而驚訝,現在再看到已覺得不外如是。巿面上已充斥更多其他令人嘆為觀止的服務:寵物減肥店(日前新聞便報道原來英國有三分之一的貓是超重的);寵物健康食品專門店(內有出售專門針對牙齒健康、肌肉發達的食品);寵物葬禮服務(由出殯至入土或靈位安放,一條龍服務)……
~~~
寵物,萬千寵愛襲一身的動物。既然愛,便要愛得徹徹底底。這點,深刻地表現在許多飼養寵物的人身上。

2006年1月6日星期五

When I dream

收音機傳來Carol Kidd 低沉的歌聲,幽怨地唱出When I dream,

I could build the mansion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trees
I could have all the gifts I want and never ask please


霎時勾起很多回憶……
好幾年常流連於百老匯電影中心……

I could fly to Paris. It's at my beck and call,
Why do I live my life alone with nothing at all


第一次聽這歌是看韓片《生死諜變》……
那次算是我第一次看南韓電影,
咦!或是看《八月照相館》先呢?!
不記得了,只記得那片是罕見地配上粵語對白公映……

《生死諜變》的片末,男主角終於鼓起勇氣去了濟洲島,找那位被人易換身份而蒙然不知的女孩。
那女孩身患有絶症,面色尤其蒼白。
女孩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編織着毛衣。
男主角慢慢地走過來,坐在長椅上的另一端……
兩人就是這樣坐着,畫面就是這樣寧靜詳和。

女孩抬起頭問男主角關於女主角的事……
兩人一見如故,因為他們都曾認識過同一個女子……
女孩輕輕地說着女主角生前的點滴……
原來她們曾是同屋主……
原來她們情同姊妹……
原來女主角行動前已為女孩安排好了日後的生活……

「最後一次見她,她一直抱着我哭,我問她為甚麼,她就只是一直說對不起。」
「是嗎?她就是這麼愛哭。」
「是啊!我就對她說不要緊,甚麼也不要緊……」
這時,鏡頭慢慢地拉闊了,兩人坐着長椅上,默默地看着面前無敵大海景,背景響起了when I dream......

I could build the mansion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trees
I could have all the gifts I want and never ask please
I could fly to Paris. It's at my beck and call,
Why do I live my life alone with nothing at all

But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I can be the singer or the clown in any role
I can call up someone to take me to the moon
I can put my makeup on and drive the man insane
I can go to bed alone and never know his name

But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那時,看到這裏,聽到這歌,坐在座位上的我已泣不成聲了……
對上一次哭成這個樣子,應該是看《天黑黑》時……

《生死諜變》可算是我最喜歡的一套韓劇了。
之後的,其實也不曾認真看過其他韓片,故此,看了也印象不深。

2006年1月5日星期四

剪翼的鸚鵡

除夕夜去了雷蒙的家倒數。第一次去雷蒙的家,第一次見他的寵物——七彩鸚鵡。

鸚鵡是雷蒙的新寵,以相等於港元七千元購入。鸚鵡羽色光鮮斑爛,個子小巧,精靈活潑,喜歡歪着頭觀察人們。進門時,牠便衝着我叫了幾聲。雷蒙說那是表示牠歡迎我來。

雷蒙極寵愛牠,整晚也把牠放在肩上,不時和牠「對話」,又以蔬菜逗牠玩。雷蒙問我要不要也試試把牠放在肩上玩玩,我謝絶了。小時候養過雞,對於禽鳥,我是止於遠觀的。

小鸚鵡真的很乖巧,只是留在雷蒙的肩膀上,不會飛開。我便對雷蒙說:「你的鸚鵡真乖!不會飛開的。」

雷蒙笑了笑,說:「那裏!我剪了牠翅膀下的羽毛,牠才不會飛啊!」

「甚麼?」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驚訝地說:「為甚麼要剪牠的羽毛?」羽毛是鳥類最大的本錢啊!

雷蒙拿下鸚鵡,打開牠的翅膀,展示給我看。果然,小鸚鵡翼下的羽毛被剪了一大半,表面看不出來呢!

「如果不剪這些羽毛,一放牠出來,牠就會飛走的。我買回來的時候,店主已幫牠剪了翼。現在牠長了一些新的羽毛,遲些我要再剪了。」雷蒙解釋道。

我仍是不解。剪了翼的鸚鵡,不能飛的鳥兒,還有甚麼意思?

雷蒙見我不語,接着解釋:「大部分人養鸚鵡都會剪翼的,因為大家都愛捧着牠玩。要不然就不可放牠出來玩。要放牠出籠,就一定要剪翼,否則牠一離開籠,便會飛走的了。也有人拿小鐡鏈扣着牠的腳,好像狗繩的作用一樣,牽着牠。不過,我覺得剪翼是一了百了的方法。看!牠現在不是可以乖乖地和我玩嗎?」雷蒙拿着紅蘿蔔逗着已放回肩上的小鸚鵡。

「牠不痛嗎?」看着那一層層被剪的羽毛,有點心寒。

雷蒙哈哈大笑起來:「痛?怎麼會?你剪頭髮時,會不會覺得痛啊?」

我為之語塞。心裏仍想辯說了甚麼,但沒有說下去了。雷蒙便嘻嘻哈哈地說別的了。

整夜,小鸚鵡都是從一個肩膀移去另一個肩膀,大家輪流逗牠玩,除了我之外。

回家時,腦海仍不斷浮現那被剪的翅膀。是的,剪髮時,我是不會覺得痛。但若我的頭髮可以讓我飛,讓我擁用某種本領,別人剪它時,破壞它時,我一定會覺得痛,是心痛,因為除去的不只是沒有知覺的頭髮/羽毛。

2006年1月4日星期三

兩頭蛇

一直以為「兩頭蛇」是貶人的話而已,原來世上果有此物,着實有點驚訝!!!

今晚新聞說有人在網上出售兩頭蛇,以十多萬元美元成交。原來兩頭蛇不屬罕見,但此蛇能以高價出售是因它健康長命。一般兩頭蛇因屬畸胎,故壽命較短,甚至一出生便死去。但這條蛇可以長得這麼健康(看牠身上的光澤),這麼長命(好像說是已到了交配期),是一個奇蹟,故人們蜂湧叫價購買。



其實已很不明白為何有人會選蛇為寵物(它們的樣子和生性一點也不討好嘛!),選養兩頭蛇的就更是匪夷所思了。我只是看圖都怕怕啦!

2006年1月3日星期二

寵壞

晚上八點,
攝氏零度,
走去吃杯
shortcake雪糕,
好味!:-)

2006年1月2日星期一

國內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

看到以下這樣的報道,真假我沒有實地考證過(如你知,請告之),但我是傾向相信的。

「眾所周知,國內很多城巿都有流浪者,有的成百上千,有的成千上萬。但很多上級檢查,都是看不到這些流浪漢的踨影的。原因就是,每逢檢查來臨,大批流浪者就像候鳥一樣,開始在城巿間遷徙。

不過,候鳥遷徙需要辛辛苦苦地飛來飛去,城巿流浪漢的遷徙卻比較省勁,只需抬抬腳,坐上當地政府提供的麵包車,用「從這個城巿消失」的實際行動為城巿做着貢獻,以此支持巿容整頓。

流浪漢們城巿做的「貢獻」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直至2005年1月21日,七名被江西省崇義縣民政局扔到鄰縣大余縣野外的流浪乞討者和精神病患者中,5人失踨,至今下落不明。

崇義縣民政局一名副局長說,縣政府要求收容被遣送流浪者和精神病者,一直以來的做法都是收容了就往別的縣裏送。他們送到大余縣去,大余縣也會送去別處或往他們這裏送,每個縣都是這樣做的。

據說,現在很多行業中都存在着潛規則,而每有檢查來臨時,縣與縣之間互相遣送流浪者也是一種潛規則。」


這個報道刊於《新大陸》第103期內的。此雜誌刊有多則內地新聞,不過它從不寫出處或資料來源,可信性成疑,通常我會當是花邊新聞隨意翻翻,便算了。不過,今天特意摘錄是它解開了我一些疑,也肯定了我一些想法。

小時候,在國內農村居住,久不久會見到一些外地來的流浪者或精神病患者糊裏糊塗地闖進我們的村,在村內四處流連行乞,但翌日他們便會不見了。媽媽告訴我,他們是被送了去派出所。(當時我問媽媽流浪要入獄的嗎?媽媽說會的,並告誡我做人要腳踏實地,否則會以流浪行乞為生,以派出所為家。)而聽位朋友的哥哥(他在派出所工作)說他們把流浪漢送走了。至於送去哪裏,他好像沒有說,又或者是我忘記了。

早幾年,有機會回北京短住,晚上無所事事,最喜歡看北京電視台的警察工作實錄。內容曾提及北京市警察以整頓巿容為己任,其中一項工作重點便是處理流浪漢問題,他們以即捕即遣的方法,把街上捉到的流浪漢即時送回其原居地(很奇怪節目內的流浪漢都肯說自己來自哪裏),然後由該地方的施法機關跟進處理。但節目內沒有再進一步說地方部門如何處理,總之,人們就不會再於北京巿見到這些流浪者。

《新大陸》的報道似乎補充了地方部門如何處理這部分。其實我以前也懷疑過,巿政府可以把流浪者送回縣政府,縣政府也可以把他們送走。不過,對於這報道,我仍有點疑問: 如果城巿的流浪者眾(文中說成千上萬),以「遷徙」為處理法的話,在實際操作上不是很困難嗎?如交通工具問題。 突發奇想,北京的流浪者或其實是地方政府送去的呢!

又想起,有段日子常會聽到有關大量農工湧向城巿,造成所謂「盲流」的情況,但此類新聞好像突然絶了跡。取而代之的卻是某些城巿會在新春長假後鬧工人荒,結果廠商們都要出盡法寶要留住工人的新聞。我很好奇到底這幾年國內機關是如何處理盲流的問題?不知是否和處理流浪漢的方法大同小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