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趁空檔與同事往附近的超巿購物。
甫進超巿,慣性地向左走,先往水果部逛一圈。見到人們圍着正在減價的奇異果細心挑選,我們也走去湊熱鬧,打算選幾個。
「你是怎樣選奇異果的?」仍站在人群外圍的我問同事。
「我很隨意的。沒爛沒缺,不太軟便可。太軟,代表已熟透或已被人們握爛了。」同事分享一點挑選心得。
我隨即拿起一個。「很硬呢!」我說。再拿起一個,還是很硬。
「看來都很生,不知道要放多久才可以吃了?」我問同事。
「是有點硬。這硬度的奇異果,我試過放在廚房兩個多星期再吃,才是剛剛好熟呢!」同事還沒來得及反應,站在身旁一位已挑選了一大袋的女士已代為回答。女士轉身朝我們笑了笑,繼續說:「難得這麼便宜,多買一點回家放,也無妨!」
- - -
走過水果部,來到蔬菜部。想起家裏的冰箱裏還有一塊冬瓜。
「你說冬瓜煲甚麼湯好?」我問。
「有很多選擇啊!冬瓜百搭,煲甚麼都可以。」同事答。
「煲排骨可以嗎?家裏剛好有排骨。」我說。
同事笑:「排骨?」
這時,走在我們前面的一位中國婦人突然回過頭來,說:「冬瓜煲鴨啊!」
我們太意外,一時不知道怎麼回應。
婦人有點尷尬,繼續說:「不好意思,剛好聽見你們在談冬瓜煲甚麼好,忍不住插嘴。」
「不要緊。」我笑說。「冬瓜鴨湯,還要放些甚麼嗎?」我問。
「可以放一些陳皮和薏米就可以了。記得要先幫鴨出水啊!」婦人微笑道。
我們謝了婦人,便往鮮肉部走去。
2 則留言:
看這篇文章時不知為何心情有點沉鬱--在香港, 試過在店裡作類似的交流, 但反應是警戒的, 馬上像潮水般退走; 即使在電梯裡跟鄰居打招呼, 都未必會得到回應...老人家的回應就好一點
我很喜歡在和人搭訕的,尤其在超巿購物時,難得的旁人都很願意分享心得。這點是來了這裏才開始的。在香港,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警戒性、猜疑度、冷漠感都較重。其實那時自己也甚少和隣居打招呼。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