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日星期三

勵志

或許正確點說,《一公升的眼淚》不是悲劇,而是勵志劇。雖然主角最後也逃不過死亡的厄運,不過劇中大部分的篇幅是描述她如何堅強地面對痛症,努力活下去,說了/做了很多激勵人心的話和事,影響了/幫助了身邊的人,大家因而對生命有了新的領會。我想它應該可分類為勵志劇。

有位朋友很喜歡看勵志的劇集和書本,她說看這類故事可以激勵自己生存的鬥志。第一次聽她說這話時,真的嚇了一跳。那時剛考上了研究院,壯志滿懷,對人生充滿了盼望與希冀,她說甚麼生存鬥志,那是甚麼話?根本聽不入耳,放不上心。後來發生了一些事,讓我整個人也很消沉,而她就一直守在我身邊,以自身的故事鼓勵我。那時候,她天天陪我吃飯,不多言的她卻一天一點地說自己的故事給我聽,慢慢地我對她的認識多了,我方發現自己處事之不成熟,目光之狹隘短淺,漸漸地明白那些所謂的悲傷憂鬱,其實多多少少乃源於自怨自艾的惡性循環。

當她說完了自己的故事,我的情緒問題也好了一大半。

還記得某天,她帶來了一本勵志書《五體不滿足》給我看。她說這書對她影響很大,著我有時間便看,看看自己喜不喜歡。那本書是記述一位日本人出生時便缺乏四肢,在成長過程中雖遇到不少困難阻撓,但仍努力不懈,憑着過人的毅力和意志,最終達成了理想——成了一位新聞記者。那是一本很感人的書。

在看書時,我發現朋友在書本上不少地方劃上了記號,而那些記號都是劃在感人的勵志句子上。還書時向她問及此事,她笑着說,這是她看書的習慣。她說劃下這些句子是為了好好地提醒自己,鼓勵自己。日後或許再沒時間把整本書重頭看一遍,但也會看一看「精華片段」,提提神。她說有時更會把句子抄下,或寫在記事本上,或貼在書桌上當眼處,以作提醒。借鏡別人的故事,鼓勵自己奮勇向前,她就是這麼一個努力自勉勇敢生活的人。

人生會遇上很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在低潮時能遇上一個活生生的勵志人物,實在是很大的祝福。因為她,我得以走出憂鬱的陰霾;也大概因為她,我愛上了看勵志故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