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0日星期五

2006年快樂

除夕夜,你是趕着回家,與家人在電視前送走2005?

或是跟大伙兒外出慶祝,擠在人群中等待/迎接2006?

或是早早躲進被窩,好好休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怎也好,與你分享幾張幾米的小圖,


祝你新年快樂!

請炒了她,不要留手!

平日,我們愛去Bean吃早餐的。但這段日子Bean的大廚不知甚麼事,食物總很遲才送上,讓我們坐在店內乾等。想想為了吃十分鐘的早餐卻要等上二十分鐘,實在有點不合理。我們決定試試在Bean旁的Kam。

Kam的格局和Bean很相似,連價錢也相差無幾,但Kam的人客卻明顯比Bean多,為何?我們坐下不到三分鐘後便明白所以。Kam的服務明顯比Bean快,由叫東西吃至真的有東西吃,前後不用三分鐘。上桌的食物不但熱,而且夠大碟,完全符合人客對冬天早餐的基本要求。而對於「趕時間」的我們,服務的速度是最重要的考慮。

心想這間Kam真的很不錯,日後可以多點來。

突然,坐在收銀機前的老板娘(我想她是)對着廚房大嚷:「你在做甚麼?不要做那些,出來招呼客人啦!好多人客啊!快點」只見剛才招呼我們的小姐匆匆地從廚房走出來,急忙地走去招呼剛坐下的客人。老板娘見侍應小姐出來了,便開始指手劃腳,大呼小叫地埋怨侍應小姐手腳慢,怠慢了客人云云。老板娘的語氣極差,聲音極洪量,坐在餐廳內的人客皆聲聲入耳。侍應小姐面有難色,但繼續低頭快手快腳默默地工作。店內有二三十位客人,侍應小姐一人打理。

朋友看看老板娘,縐着眉說:「唉!早知這樣,我們便不應來。」

我點頭應道:「她很兇呢!這麼忙,她也應該幫忙吧!」

朋友搖搖頭,說:「最不喜歡這樣的老板,當然別人面前大罵下屬,有甚麼意思?這麼不滿,炒了她,請別人吧!何必當眾侮辱呢?真是!我們不要再來這裏,還是回去Bean等等算了。快點吃完就走吧!」

我點點頭,所言甚是,趕快吃完桌上的三文治。

直至我們離開餐廳時,老板娘仍在罵侍應小姐。

2005年12月29日星期四

跟收音機去旅居

最近發現港台晚上的大城小事,很好聽。

從小我就希望長大後可以周遊列國,到處流浪……最理想的生活是能在一個某地方住上一段時間,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就移居別處,又住上一段時間……長大後,發現這種生活有個美麗的名字叫「旅居」。長大後,發現要過這種生活,其實有很多現實的考慮,而要為這些考慮付出的代價,又未必是我願意的。所以,「旅居」這種的理想生活,至今我也只是看看書,偶爾想想算了。 現在,聽大城小事就可以聽到一些名人講述自己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紮記,滿足我對於旅居世界各地的慾望。

最喜歡聽陳耀華說在倫敦的生活見聞,陳美玲說日本也很有趣。不過,不知道是否因陳美玲說慣日文,她說的廣東話裏有很多的懶音和尾音,最常聽她說的是:唔、嗯、o羅……

2005年12月28日星期三

口甜舌滑的爸爸

每當朋友說起爸爸,總是和嚴肅、寡言等形容詞分不開,而我就總愛炫耀自己爸爸的與眾不同。他不但多言,而且口甜舌滑,極度不嚴肅,但他的話總是逗得我很歡喜,讓我很感動。

那年,我發高燒,在睡得天昏地暗後,醒來便聽見爸爸說:「人人都會生病,很快就沒事了,病好就會長高了,又會漂亮了。喝點水,好好再睡一睡。」

那年,我入不到大學心儀的學系,哭着致電給爸爸,爸爸說:「不要哭,如果你真的很想讀,我打三份工也會供你去外國讀。」

那年,我拍拖了,爸爸說:「靚女,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了整個森林,要為一顆星星放棄整個夜空。如果有天他傷了你的心,不用怕,還有爸爸,還有這個家。」

那年,男友第一次去我家,爸爸說:「我最痛愛這女兒,你要好好待她。」

那天,離家五個月後,爸爸在電話的另一端對我說:「靚女,生活慣唔慣啊?唔慣就返黎啦!返黎,爸爸照顧你!唔駛驚。」

家裏有這麼可愛的爸爸,不論我去到哪裏,去到多遠,去了多久,碰上了多少人,遇上了多少事,我仍覺得回頭有家,回到家我仍是公主。

2005年12月24日星期六

這聖誕禮物好不好?

聖誕節前夕,朋友打算為孩子買特別一點的聖誕禮物。正讀大學的女兒表示想要一部無線極速上網的手提電腦,而剛考獲考獲八級鋼琴的兒子則表示想要一架三角琴。朋友有點猶疑,致電來問意見。

「你說買架三角琴給他做聖誕禮物好不好?」朋友說。

「好!他有這樣的成績,也應獎勵一下,他一定很開心的。」

「這又是,他很努力才考獲八級的,但三角琴做聖誕禮物好像貴了點。」朋友拿不定主意。

「三角琴是貴了點,不過音色好嘛,而且你可以分期付款啊!對啦!你兒子已考獲八級,可考慮讓他做鋼琴老師,在家裏教授鋼琴,那麼三角琴便值回票價了。」

「鋼琴老師?我兒子只有十歲喎!你會不會找一個只有十歲的小朋友教你鋼琴啊?」

2005年12月23日星期五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 ~ 願你健康、平安、快樂 ~ ~
~ ~ 最重要是笑口常開 ~ ~

2005年12月22日星期四

人人應有個衣櫃

網上流傳一位女警的私人日記,其內容卻惹是極大非議。看過某網主提及那只是篇私人日記,如今引來這些批評,怕且日後也沒有人會在網上寫真心話云云。這,令我想起曾聽過一個由羅乃萱(其時為突破主編)主持的講座,也不太記得講座的主題名稱,大概是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吧!

羅乃萱開首便問若同意人與人之間應坦誠相處的請舉手,全場幾乎所有人都舉了手。她便說看來很多人都同意人與人之間相處坦誠是很重要的,但她認為其實坦誠是應有限度的。接着她便說了一個故事為例子。

話說很久以前,有位有錢人娶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妻子,他很高興,因為他們是相愛的。但有錢人很忙,常常都要出外做生意,留下妻子獨守空房。不久,坊間便開始流傳妻子在他外出時和僕人偷情的閒言。閒言傳至有錢人的耳中,他不以為意,因為他很信任妻子。他也沒有和妻子說起這事,只當沒有聽過。

有次,有錢人如常地外出做生意,因一切順利,便提早了回家。正當他高興地去睡房找妻子時,站在房外的他聽見房內的妻子正和人說話。有錢人便想也沒有多想,便站在房外大聲地叫:「妻子,我回來了。請開門。」

原正說話的妻子沉默下來,好一會兒才回應道:「來啦!請等等!」有錢人便站在房外等。

過了一會,妻子才來應門,她臉帶尷尬,問:「你怎麼早了回來?好意外呢!剛才我在換衣服呢!」

有錢人一笑回報,再環視房間一周,他留意到平時沒有關上的衣櫃今天緊閉了。

有錢人便看看妻子,再看看衣櫃。妻子留意到他正注視衣櫃,顯得有點不自然。有錢人再看看妻子,慢慢地吐出:「你上次不是說很想在衣櫃上加把鎖嗎?我今次出門時,特別配了一把鎖,這是鎖匙,給你的。以後你便可以把衣櫃鎖好,好好收藏自己的東西。」

妻子很意外,她看了看衣櫃,問:「你不想知道衣櫃內有甚麼嗎?」

有錢人笑說:「那些是你的東西啊!如果你想和我分享,我自然樂意至極。若你不想,你也應該有權收起的。」然後他便着妻子收捨好房間,稍後他打算和妻子外出吃飯,高興一下。說完他便自己離開了房間。

這事很快傳開了,大家對有錢人的處理方法議論紛紛,意見不一。然而,妻子卻自此以後對有錢人益加尊重,安守婦道,彼此相敬如賓,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羅乃萱說至此,便問大家從故事裏得到甚麼教訓?

有說與人相處不要每事打破沙鍋問到底,要尊重對方收起秘密權利。

有說找伴侶要找一個值得信任,而對方又絶對相信你的人。

有說做錯事,寧可給人知,莫給人見......

羅乃萱說自己從故事中得到的教訓是與人相處,除了尊重對方收起秘密的權利之外,也應對絶對的坦誠有保留。她說不少人都吹棒相處之道在於坦誠,但大家可有考慮到坦誠其實會帶來的傷害?就如妻子如果坦誠地打開衣櫃,交待事情,或許她和有錢人不可能快樂地生活下去。又如有錢人若坦誠地把和妻子提及有關偷漢之流言,或許又會破壞了他們之間原有的信任,因為妻子可能覺得有錢人已如別人一樣懷疑她。

羅乃萱特別說及時下年輕人常常說要表現真我,以為坦白便沒錯,但其實有多少人真的可以接受你的「真我」呢?尤其是你的缺點。衣櫃如一個收起自己缺點的地方,在要求別人接受你的缺點之時,其實也應想想自己實在不必時時把個人的缺點表露無遺,挑戰旁人的接受程度。正如大家從衣櫃挑衣服來穿,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大家總會挑漂亮的,挑別人也覺得你穿得漂亮的來穿。而不漂亮的,不合身的便會長期收在衣櫃底,甚至最後會棄掉,但就絶不會刻意穿上身的。

她結語:人的感情其實很脆弱,相處之時,適當地隱惡揚善是必需的,坦誠也要顧及別人的感受。

2005年12月19日星期一

真的很難溝通嗎?

真的很難溝通嗎?

大學時,曾和一位好友吵大架。也不記得為了甚麼事,只記得當時我極度生氣,覺得他不可理喻,說了一大堆很難聽的話,然後,他開始沉默下來。他的沉默令我更加生氣,我不明白為何他不和我好好地吵一場,把事情說清楚?但他就是沉默,我便以不瞅不睬還以顏色。

那時還在中大讀書,吵架後,我們還要一起擠校巴去上課。在短短的車程裏,在狹窄的車廂裏,大家雖是隣座,彼此卻仿隔了一堵沒法超越的牆。我突然為我們的沉默感到很難過,覺得彼此已没法溝通下去。我便問他我是不是一個很難溝通的人。好友沒有即時答我。那刻我心裏便打定了輸數,是的,大家立場不一,根本很難溝通,無法溝通。

後來,好友寫了一張紙條給我,紙上寫着:難溝通好過不溝通,難是因為仍想溝通,而只要有溝通,就會有互相明白的一天。不要放棄。

許多年後,我看回這句話,仍覺得很有意思。溝通真的可以很難,尤其是當大家持着不同立場,又因受自身的不同文化、成長背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取捨的條件/價值觀不同,各執己見之時。一樣米養百樣人,各人觀點與角度不一,不足為奇,但要互相明白,達至共識便一定要保持溝通,盡可能也要做到和而不同。學習包容別人的雅量,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足一生修讀。

當然,是否繼續溝通,我想還是要視乎對象。